唐朝以胖为美?不存在的!
标签搜索
唐朝以胖为美?不存在的!
风雨阁博客

唐朝以胖为美?不存在的!

彼时少年
2022-10-06 / 0 评论 / 24 阅读 /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...

曾几何时,有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谣言-----唐朝人喜欢丰腴的女孩子。

于是,一些身材微胖的女孩子就很感慨:“我要是生在唐朝,怕是得算个国色天香了吧?”

我要说的是:“您真的想多了。”

请相信,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,再到资本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社会,男人在审美上由始至终都是一个德行-----喜欢瘦的!

唐朝自然也不例外。

所以,在这里,我决定辟个谣,杜绝一下某些女孩的小幻想。

首先,唐朝可分为:初唐、盛唐、中唐、晚唐。

初唐、中唐以及晚唐,都不以胖为美,这点想必是共识,不需要解释吧?

问题只出在盛唐。

有人言之凿凿,因为盛唐时期国家昌盛,于是国人心态也大气,故而出现了以丰腴为美的现象,体现了天朝天国的包罗万象和海纳百川。

那么,我们要追根溯源,盛唐以胖为美的说法从何而来?

人大学部团博土的《唐代“以胖为美”之女性审美观演考论》一文,给我们提供了一参考人物-----杨贵妃。

杨贵妃是盛唐的名片,也是公认的唐朝美女,而她就是身材微胖,所以,这难道不是代表唐人以胖为美吗?

关于杨贵妃的身材, 《新唐书》与《资治通鉴》都用了一个词一丰腴。

而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则更是直截了当地说:“贵妃素有肉体.....”

于是,人们得出了唐朝第一美人是胖美人的结论。

可问题是,这些史书的作者都是五代、宋代的人,他们根本就没见过杨贵妃,又怎么能知道杨贵妃是胖美人呢?反而是唐人的《长恨歌传》称杨贵妃是“纤秾中度”,也就是说身材正常。微胖?不存在的。

还有,我们中学学的白居易大大的《长恨歌》中有一句“侍儿扶起娇无力”,可见在白居易看来,杨贵妃是纤瘦无骨、软弱无力的形象,你见过丰腴小胖来个“娇无力”的吗?那得多辣眼睛啊!

况且退一万步说,就算杨贵妃是胖美人,难道就可以以偏概全地说,盛唐以胖为美吗?

比如,唐玄宗给儿子选妃,要求就是“细长洁白”。

而唐玄宗大哥,宁王李宪曾夺人妻子,那女子就是“纤白明媚”。

可见,从史料上讲,盛唐哪里以胖为美了?

当然,可能您这时候又要反驳了,唐代的仕女图,上面的女人就是胖乎平的!

上面的那我要反问了,谁告诉你图上的女人就是唐代的美女?唐朝人告诉你的吗?

关于唐代绘画为何以胖为美这点, 唐后期的画家周昉就已经告诉我们了:“昉贵游子弟,多见美而贵者,故以丰厚为体,而又关中纤弱者为少,而其意秾态远,宜览者得之也。

可见,在唐代,因为地域原因,仅是关中这里胖女孩多而已,恰好首都长安又在关中,于是画师画画多写实, 参照物多为关中女子,故而胖女孩多了些,但这并不能表明胖女孩等于美女。

当然,您又反驳了,唐代不止是长安啊,敦煌壁画的女孩子也是胖胖的。

哎呀,您别忘了,敦煌受哪个宗教影响-----佛教 。

佛教的菩萨形象都是宝相庄严,看上去富态丰满。所以说,敦煌壁画实际上是受了佛教的影响,如果一个受佛教影响的地区画壁画用的是纤柔妖娆的女子,反而很违和,对不对?

再说了,我们去看看文艺复兴之前西欧的绘画,你会发现上面的欧洲妇女也都是胖乎乎的,体态丰盈,少儿不宜。

可实际上,人家中世纪的西欧男人就是喜欢身材纤细的女人,甚至在西欧宫廷,有些女人为了瘦下来还用腰带束紧腰部,严重的直接导致身体畸形、丧命, 就和中国的缠足一样, 是彻头彻尾的陋习。

这和绘画上的胖女人矛盾了吗?

不矛盾。

因为人家画家也没说过,人家画的这个是美女啊!

最后,就是出土的陶俑了。其实,这点本来和上面绘画的解释差不多,但还是忍不住唠叨下,就是把艺术化的陶俑扯到审美的头上。

假如,一千年后有人挖出咱们这个时代的“陶俑”,比如,一个阿拉蕾的手办。于是,一千年后的人表示:“天呢,二十一世纪的人审美都这么劲爆吗?这个眼睛快占脸的三分之一了。二十一世纪的人的审美真的很让人看不懂啊!”

您觉得是不是很滑稽?

如果您觉得很滑稽,一首《卡路里》送给你了一一—

还不快点去减肥!

4

评论 (0)

取消